南昌市人事局·编委办
rsj.nc.gov.cn
南昌市人事局是市政府综合管理全市人事工作和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综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工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录聘、流动和调配工作;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政府奖励、表彰工作的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人才市场的建设。内设办公室、综合计划科、考核任免奖惩科、工资福利保险科、录用流动调配科(军官转业安置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专业职称科)、教育培训科。下属业务机构有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处、干部培训考试中心、军转干部培训中心、专家服务中心、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心等。
南昌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与市人事局合署。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市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的日常工作。内设综合科、业务科,下设事业单位登记中心。
党组书记、局长、编办主任:何友德
近年来,南昌市人事、编制部门牢牢把握“服务大局、深化改革、稳中求进、狠抓落实”的人事编制工作新思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入手,以制度法规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力度,严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狠抓勤政廉政,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公务员制度日趋完善。近年来,市人事局不断建立健全公务员管理规章制度,先后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南昌市国家公务员培训实施意见》、《南昌市政府部门科级职务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南昌市政府部门科级公务员职位轮换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受行政表彰
的先进单位(集体)和国家公务员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的暂行办法》,在公务员培训、任免、轮岗、奖惩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使公务员制度不断规范化、政策化。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机制不断创新。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使职称评审工作日益科学化。1997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村卫生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1998年又对4000多名农村科技人员进行了职称评定;另一方面,加强专家管理服务工作。1999年3月,在全市确定了181名后备专家,实行业绩淘汰制的动态管理办法,使专家队伍充满活力。
三是人才市场建设步入正轨。近年来,南昌人才市场积极发挥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拓宽服务领域,使市场建设步入快车道。自1997年以来,市场共接待求职人才4.2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1600余家,1999年6月,又引进DDN专线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建立了南昌人才网站(www.rcnc.net),该网站自开通以来,共吸引了5万余人次的网民登录访问,发布境内外聘信息2000余条,1000多人次在网上发布求职登记信息。与此同时,市场在东莞设立了信息部,加强了与沿海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市场加大了人事代理工作的步伐,将人事代理的范围延伸到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上来。
四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1998年以来,市人事局先后在市城管支队、市政工程开发公司、市教委直属学校开展了以全员
聘用、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员制度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草拟了《南昌市事业单位实施全员聘用制暂行办法》及配套文件报市政府审批,将全员合同聘用制广为推行。此外,于1998年报请市政府以69号市长令出台了《南昌市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这是我省第一部关于人事争议处理的政府规章。目前,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已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五是机构编制管理成效显著。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先后建立实行了人员编制与财政挂钩管理、进人核编通知单和编制管理证制度,完善了机构编制管理审核审批和办理程序,逐步实现了机构编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按照“三冻结一停止”的要求,严把机构编制审核关和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关,实现了市级财政供养人员涨幅逐年下降和机构负增长,有效地减轻了财政压力,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务院颁发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市属400多家事业单位依法进行了登记,并实行年检制度,为全市各类事业单位进入市场提供了“户口簿”和“身份证”。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年来,市人事局多项工作成效显著,并获省、市表彰,先后荣获江西省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过渡培训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干部“送温暖、心连心”先进单位,全市保密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多年荣获省人事系统、市党委系统、市政府系统信息与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还首次被人事部评为人事信息工作先进单位。